新聞中心
德國機床對中國的出口額由降返昇
發布時間:2019-09-14在經歷連續四年滑坡之后,德國機床對中國出口額終于在去年實現逆勢回升。
2017年,德國機床對中國出口額達21.7億歐元,大幅增長16%,創下了2012年以來德國機床出口額的新高。德國機床製造商協會經濟部部長Gerhard Hein表示:“中國是德國製造商最重要的出口市場,而德國則是中國工業體系進行擴張和現代化的合作伙伴?!?/p>
德國機床對中國出口額的增長,得益于中國經濟增長的恢復。隨著“中國製造2025”戰畧提出以及工業4.0的到來,“智慧製造”成為中國製造行業的熱門詞彙。新能源汽車、工業機器人以及雷射等行業發展迅速,製造業對機床的需求加大,特別在高端機床領域。
這一點在德國機床對中國出口類型中也有所體現。加工中心、磨床、齒輪切削機床和車床等金屬切削機床成為主力,且較2016年出口額均有所增長。折彎機、卷板機增速最快,相較2016年增長77%。中國工業體系轉型目前尚未完成,對于持續開展現代化的中國工業體系來說,高科技機械不可或缺,在高端機床的需求仍會持續增長。
現時,中國是全球規模*的機床市場,市場總量達到230億歐元。最近,中國的機床需求量為位列第二和第三的美國或德國2.5倍。2017年,中國機床消費量繼續上升,增幅達到了6%。
據海關統計,2017年中國機床進口總額達120.65億歐元,同比增長18.2%;出口92億歐元,同比增長13.94%,進出口逆差達28.65億歐元。筆者認為,隨著中國汽車、航空航太、船舶、電力設備、工程機械等行業快速發展,對數控機床的需求將會繼續新增。
一方面,中國面臨著等級低數控機床的產能過剩和*數控機床的供應不足而導致供給側結構性失衡問題,國產機床一時難以*進口;另一方面,隨著“智慧製造”的到來,工廠車間數位化、工業機器人和增材製造等多方面的發展,對進口機床的依賴將進一步增長,尤其是高端機床的需求將會加劇。德國作為中國機床進口的主要國家之一,受中國機床需求加劇影響,預計2018年對中國出口量將會呈上升趨勢。
而在中國機床對德國出口方面,出口量一直保持穩定發展趨勢。過去五年間,德國的採購量占中國機床出口總額一直保持在4%~5%之間,2018年預計仍將呈平穩運行狀態。但從長遠來看,隨著中國機床先進科技的不斷發展,這個數位將會有所提高。
據牛津經濟研究院預測,從總體經濟表現、工業產出和資本投資一直到機床消費量,中德機床貿易的所有關鍵統計資料在2018年均會有所增長。尤其是作為雙邊貿易質量重要名額的機床消費量,經過兩年強勢增長后,預計仍有6%的顯著增長。
現時,中國正面臨著改革深化、經濟結構調整等多方挑戰。隨著“中國製造2025”的提出以及工業4.0時代的到來,中國的機床行業也迎來了更大的發展機遇與科技變革。但是機遇與危險并存,把握機遇、降低風險,中國機床行業的發展仍然任重道遠。